为什么中国儿童爱喝果奶、钙奶、乳酸菌_行业新闻_乐鱼注册平台从100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为什么中国儿童爱喝果奶、钙奶、乳酸菌
2024-05-17 09:26:41 作者: 行业新闻 返回新闻列表

  1992年7月,娃哈哈厂长宗庆后亲自起草了一份《我们的声明》,准备以贴大字报、开黑纱车循环播音的形式向南京市民和全国人民宣告:「娃哈哈果奶在南京被冤死了。」

  宗庆后的声明只是娃哈哈喊冤行动的一部分,不久前,公司中层干部曾宣告要集体辞职,去上级机关乃至中央伸冤;市场部经理更在南京旅馆写下,服下大量安眠药,打算「以死抗争」。

  事情的起因,是6月5日南京市防疫站发布的一则通告,称娃哈哈果奶不符合含乳饮料卫生标准(GB11673-89),要求停止其广告和销售。这一消息重挫了娃哈哈在江浙沪皖的销量。

  ● 当年的南京市卫生防疫站,2001年后已与其他部门合并组建为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  防疫站认为,娃哈哈果奶以「奶」命名,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却明显低于1%的「含乳饮料」国家标准,属违规产品。厂方要么改进配方,要么变更产品名,否则不予放行。

  关于处罚的来龙去脉,双方各执一词。娃哈哈认为南京方面早先已批准自己宣传,又突然改弦更张,造成重大损失。防疫站则主张,上级卫生部门先前只是暂允销售,且早就传达过整改意见。

  若事情发生在今天,无非又是一个「无良资本」忽视监管部门劝导,「不作不死」的案例。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份,舆论却普遍站在闹事的企业一边,认为这就是一出地方保护主义的闹剧。

  ● 南京报纸对此事的报道。在1992年,监管部门还可以公开地针对「外地产品」,而最令娃哈哈忍无可忍的,是同样不达标的「中山某厂饮料」(乐百氏)并未被通报处罚

  1992年春节,已经由校办工厂蹿升为全国明星企业的娃哈哈,推出了新款拳头产品「娃哈哈果奶」。与之相伴的,是在那个年代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广告:拿着果奶舞蹈的家长和小朋友,一首朗朗上口的广告歌,迅速地打动了它专对于的低龄电视观众。

  当年春天,娃哈哈果奶在全国各个城市销售火热,仅在南京一地,日销量就超过了15000箱。到了5月,娃哈哈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。宗庆后踌躇满志地指令全厂职工满负荷运转,要满足300万日销售额的产品需求。

  防疫站的通告正于此时到来,无论前因后果,对娃哈哈都是一个沉重打击。而娃哈哈的回应,体现出一种罕见的蛮荒冒险风格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,大概只在那十余年里可以见到。

  他们首先选择正面硬怼国家机关:娃哈哈的法律顾问发表「严正声明」,表示娃哈哈果奶是新型产品,无国家标准可依,依据的是已由有关部门批准的「企业自定标准」,而且「娃哈哈标准比国家标准GB11673-89更科学,更加有助于消费者健康。」

  娃哈哈也向权威部门求助,找到浙江省方面的监管部门,此前正是它们审定了娃哈哈的「企业标准」。此外,他们也从与南京市防疫站并无上下级关系的国家技术监督局、轻工业部等要来了批文。

  ● 娃哈哈的成功,与浙江本地各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,它的起家产品「娃哈哈口服液」也是在浙江医科大学朱寿民教授帮助下开发的,相关论文《儿童口服营养液的研究——中医食物治疗与现代营养学结合的探索》的第二作者就是宗庆后

  其下发给浙江省卫生厅的文件称,同意娃哈哈果奶及其同种类型的产品「暂时继续生产销售」,但「果奶」命名不妥,应标明主要成分的含量。对于这份文件,娃哈哈选择只告知「暂时继续生产销售」的结果,不解释其具体条件。

  双方僵持不下,甚至惊动了杭州副市长组团前往南京,与南京市委、市政府协商解决方案。而这次协商得出的,仍是一个双方各作解释的罗生门结果。正是出于对南京方面最终发布通告的愤慨,娃哈哈市场经理采取了文章开头所述的极端手段。

  从6月8日起,新华社和新华日报(江苏省党报,与新华社没有隶属关系)的记者就开始调查这一事件。双方僵持之间,央视、央广、经济日报、经济参考报、工人日报都陆续加入了报道的行列。

  经济日报更刊登了华君武的漫画《果奶金陵历险记》,讽刺南京防疫站拿着「老皇历」对企业「管、卡、压、死」。别的媒体的报道也是从标题开始就站在娃哈哈一边,直接用上了「蒙冤」、「不公正处罚」等字眼。

  1992年7月30日,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长通讯《石头城里的果奶风波》,并配发短评一则,为娃哈哈风波定性:

  「在新事物、新情况层出不穷的年代,法律、规定相对滞后是难免的。问题是我们的执法机关不能只说这也不行、那也不行。应该义不容辞地为新事物鸣锣开道。」

  一夜之间,一切问题都解决了,南京市经销商第二天就向娃哈哈提出了立即赶运的大批订单,别的地方也完全恢复了往日的旺销景象。

  若是发生在今天,石头城的故事将大为不同,在娃哈哈曾经擅长的舆论阵地,新闻发出的几个小时内,它就会败下阵来。因为科普博主们定会对大家说:娃哈哈果奶,一点也不科学。

  类似于果奶的奶味饮料,如酸酸乳、爽歪歪、旺仔牛奶、营养快线,都是中国特色的产物。在乳业发达的欧美地区,虽然有种类非常之多的牛奶、奶酪、奶油、奶昔等乳制品,但果奶、钙奶等牛奶蛋白含量只有1%甚至更少的含乳、乳味饮料却十分少见,市场销量数量级完全不能与国内相比。

  因为,欧美奶源充裕,牛奶消费量大,人们对半是奶、半是水的饮料不那么有兴趣,更不会青睐果奶、钙奶所声称的「营养」。

  而缺乏乳业传统的中国,并不具备让所有人都喝上足够牛奶的产能。中国居民膳食标准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牛奶300克,每年摄入牛奶109千克。但直到近些年,中国城镇人口的牛奶摄入量也不足推荐量的五分之一,农村居民的牛奶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二十分之一。

  除了总量上的不足,牛奶产地的分布可能是更大的问题,人口稠密、经济发达的南方省份,与北方产奶大省距离上千公里,以改革开放初期的物流水平,根本不可能在保鲜的前提下大量长途输送液态牛奶。

  然而,条件的欠缺没有阻止中国人喝牛奶的热情与日俱增,尤其在贯彻计划生育之后,家长们非常热衷于让自己家的独生子女每天都喝上一杯牛奶。到90年代,「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」更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口号。

  因此,娃哈哈等企业在90年代初的作为,就是拿冠以「奶」名的奶味饮料,为人们制造一种喝上了鲜奶饮品的幻觉。而且它酸酸甜甜的味道,还比真正的牛奶更迎合儿童的口味偏好。

  ● 儿童对酸味和甜味的嗜好都高于成人,除了奶味饮料,他们也比成人更容易喜欢话梅、无花果干、酸梅粉等酸甜口零食

  事实上,娃哈哈果奶在南京受阻时能轻易赢得媒体支持,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它「成功解决了通常鲜乳饮料含菌高、不易常温保存的致命弱点」。

  但娃哈哈从未对外宣告:它卖的不是奶,而仅仅是一种带有奶味的饮料。它也很清楚,果奶完全不能替代牛奶的功效,只不过在做广告时,能隐瞒多少就隐瞒多少。

  至于它宣传的「有营养」,在那个玄学盛行的年代,可完全用各种诡异的手法来证明。

  乐百氏是中国内地奶味饮料的始作俑者。1988年春节,广东中山市小榄镇药厂副厂长何伯权去香港玩,发现香港小孩都在喝一种乳酸饮料,「8毛钱一瓶,小孩子人手一瓶」。

  返回中山后,他立即组织人马,研制了一款面向儿童群体的乳酸菌饮料,面向大陆销售。

  当时,岭南最火的保健品,是广州乐百氏公司的乐百氏口服液。何伯权很快与广州乐百氏口服液建立合作,在自产的乳酸菌饮料中,加入含有鸡蛇兔提取液的乐百氏母液,命名为乐百氏奶。

  ● 粤菜龙凤大呈祥。乐百氏奶中的鸡蛇兔提取液,有可能借鉴了龙凤大呈祥、龙虎凤等粤菜的智慧

  一种儿童饮料,集齐了鸡、蛇、兔、牛(奶)、乳酸菌五种生物神力,在今天看来大概口味过重,在全民喝口服液的90年代初,却足以使乐百氏奶的营养概念深入人心,连续六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
  但中山乐百氏奶与广州乐百氏口服液,实际是两家公司。鸡蛇兔提取液再受欢迎,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,不够可靠。何伯权始终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爆款配方,能够让乐百氏奶摆脱广州乐百氏口服液的品牌禁锢。

  1994年,何伯权找到了马俊仁,出资一千万向马俊仁收购八种药材组成的神秘配方「生命核能」。

  因为马俊仁说,生命核能与中华鳖精,是马家军女将长跑致胜、为国增光的法宝。

  至今,神奇的生命核能配方到底是什么,仍然是一个谜。我们所知道的只是,千万元收购事件虽然造成了轰动,生命核能饮品的销售却始终不怎么好。生命核能配方,也没能取代原有的「乐百氏」品牌、配方的宣传效果。

  这以后,果奶行业的营养概念日趋「科学」,AD钙奶、双歧因子等成功作品都不再带有那么浓厚的东方神秘色彩。不过,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奶味饮料能充当儿童膳食补充剂的观点,一直被他们孜孜不倦地发掘至今。

  在香港街头被何伯权看到,促成他开发乐百氏奶的那款饮料,应该是来自日本的养乐多。

  1930年,日本商人、医学博士代田稔发明了采用乳酸菌代田株的乳酸饮料「养乐多」。养乐多企业宣称,每瓶养乐多含有上百亿的活性乳酸菌,能维持肠内菌丛平衡,减少有害菌及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生成。

  从那时开始,他们的宣传策略就没变过:「活的」养乐多,能增强肠道动力,促进消化,增强免疫力。在迷信「清宿便、排肠毒」的日本等国,这是一个非常成人化的概念。

  ● 养乐多在中国大陆广泛投放的第一个广告,应该就是这一个「帮肠道做运动」可以变美

  在日本,传统女性承担操持家务、照料孩子的职责,往往放弃工作全职在家。1963年起,养乐多雇佣了大量这样的家庭主妇担任「养乐多妈妈」。她们利用每天的闲暇时段深入社区,宣讲养乐多的保健功能,向邻里推销和送货,可从利润中提成。

  4万多名养乐多妈妈的社区销售,占据了养乐多日本总销售量的57.6%。在海外,养乐多也征募了4万多名养乐多妈妈。这只忠心耿耿的营业销售队伍,也许才是养乐多的核心竞争力。

  中国大陆开始仿制养乐多时,国内的生产、运输和冷藏条件还无法承担活菌型乳酸饮料,只能生产杀菌型乳酸饮料,可能正是这一原因,让乐百氏和娃哈哈放弃了「肠道功能」的概念。

  其实也不然。欧美在这方面做过多项研究,发现活性乳酸菌饮料对防治腹泻有一些效果,但在别的方面的功效都未得到充分验证。生物学顶级期刊Cell的最新研究也表明,益生菌对人类健康基本无用,甚至有可能导致肥胖、过敏、炎症等潜在危害。

  由于乳酸菌等的益生功效仍然证据不足,2012年起欧盟已禁止所有餐饮采用「益生菌」(probiotics)这样的误导性名称和宣传。但东亚地区这方面的管制仍然较为宽松。

  ● 对比日本版和欧洲版养乐多,欧洲版包装中不再有「保健」、「益生菌」等宣传

  无论如何,活的乳酸菌都比灭活的乳酸菌更受青睐。21世纪,养乐多开始在中国设厂,北京奥运之后更加快了铺货和推广的速度,一点点地蚕食掉国产奶味饮料原有的市场。

  跟随养乐多的步伐,可尔必思等瞄准中高端市场的日本奶味饮料也悄然进入中国。

  但国产果奶并未就此消亡,失去一二线城市的昔日霸主娃哈哈,虽然逐渐为主流舆论淡忘,却也在消费降级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。

  “国家队”出手,杭州打响收储模式“楼市去库存”第一枪,此举会有多大成效?

/ms/static/picture/6368808813912409309916033.png